“公主妈妈”的村庄有了“母亲水窖”赤峰
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水窖”应该是建在黄土高坡上,专门用于收集雨水以解决人们吃水难的项目,在塞外赤峰,巴林草原上也有“母亲水窖”项目。前不久,记者到巴林右旗查干沐沦苏木采访,当沿着公路走近毛敦敦达嘎查时,只见邻近村委会的公路旁,赫然立着一块水泥制作的工程标示牌,上面赫然写着四个朱红大字“母亲水窖”!再仔细看,发现还有几行小字,分别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供水工程、捐赠单位:蚂蚁金服爱心网友、实施单位:查干沐沦苏木。受好奇心驱使,便立刻停止前进,来到村委会了解情况。
“前些年,村里通过旗水利局的‘人饮工程’项目,绝大多数群众都吃上了深井水,但剩下36户群众,由于居住位置比较远,一直吃小土井浅层地表水。去年,苏木镇党委、政府与旗妇联积极争取,为我们村争取到了‘母亲水窖’项目,打了36眼30多米深的小口井,这样全村人就一户不落地吃上深井水了。”村支书阿拉坦告诉记者,“母亲水窖”项目下来已经是去年10月份了,一下来就开始施工,到上冻前36眼井就全部出水了,目前配套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牧民那仁巴图今年53岁,他家是受益“母亲水窖”项目的36户群众之一。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到大喝的都是位于河滩地老营子的小土井水,井深不到10米,水里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夏天发山洪,小土井还会有地表水倒灌进去,造成直接污染,但没办法也得将就吃。2010年,全组从河滩地搬迁到现在的高坡地上后,他与邻居合伙打了一眼小口井,但由于水量不足,吃水断断续续,还得经常到2公里外的老营子小土井拉水吃。“现在有了‘母亲水窖’项目,今后我们吃水就放心了。”那仁巴图说,再过两天他家的小口井就能吃水了。
记者了解到,毛敦敦达嘎查也叫树中村,因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榆树林而得名。全村3个村民组共234户714口人,村民是清顺治5年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部辅国公色布腾时,随嫁团队成员的后人。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草原后,带领工匠为当地百姓修桥盖房、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被尊称为“公主妈妈”,去世后被百姓建庙祭祀。而300多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公主后人们也始终坚守着公主为之付出一生的使命,为促进民族团结、建设边疆默默奉献着。今天 ,“母亲水窖”项目能够惠及“公主妈妈”的后人,真可谓是巴林草原上的一段新佳话。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