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服务覆盖5000多户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日报 / / 2017-04-18 10:19

微信扫一扫  专家“上门”来

春季是草原上接羔的季节。这天中午,刚上完课的孟都巴雅尔收到了一条微信语音信息,点开后里面传来了一个急切的声音:“我是正蓝旗宝绍岱苏木恩格尔嘎查牧民萨茹拉图雅。我家一只羔羊出现呼吸急促、喂奶时咳嗽的症状好几天了,这病该怎么治?”孟都巴雅尔马上回复:“出现这种症状应该是肺的问题,给羔子注射氟苯尼考或者黄连素就可以了。”一周后,萨茹拉图雅在群里发过来语音信息,告诉孟都巴雅尔,按照他说的给羔羊打了几针后,羔羊就好了。

孟都巴雅尔是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返聘的退休教授,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该学院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专家。萨茹拉图雅发来咨询信息的微信群就是这个中心的服务平台之一。

锡林郭勒草原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基层兽医工作者和防疫员受技术和设备的制约,远远满足不了牧户需求。作为盟内唯一的高等院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主动回应牧民需求,经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于2015年12月在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成立了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服务中心,填补了我国牧区没有动物疾病远程诊疗机构的空白。

中心安排由动物疫病预防和检验、寄生虫病诊治、内外科病诊治、遗传育种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团队,利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配合学院先进教学科研仪器,免费为牧民提供牲畜疾病防治服务。在具体操作中,牧民通过语音和视频方式与专家交流,专家根据牧民提供的语音、图像资料,对牲畜剖检各脏器表现出的典型病理变化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给出初步诊断意见,再通过实验室检测,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必要时还派出专家上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牧户“找专家难”的问题。

由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远程诊疗服务方便了牧民,降低了诊疗成本,而且因为有专家参与,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确保了用药安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中心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从锡盟地区延伸到全区各盟市和青海、新疆牧区,甚至扩展到蒙古国一些地区,深受牧民欢迎。目前,该中心已建立四个远程诊疗微信群,加上专家直接联系的牧户,远程诊疗服务覆盖超过5000多户。

草原生态与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娜日苏告诉记者:“通过具体实践,学院年轻教师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本领。为了提高远程诊断的精确率,我们还购置了一套微量元素测定仪,将为牧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今后我们将在规范和完善服务上下功夫,为牧区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记者巴雅尔图苏德毕力格)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