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东斌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政务直通》节目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日报 / / 2017-04-14 13:18

4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费东斌受邀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客中国之声《政务直通》栏目直播间。围绕“中国草原避暑之都”、“中国薯都”、“草原皮都”等名片,费东斌畅谈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京蒙对口帮扶合作的大背景下,乌兰察布市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让全国各地人民对乌兰察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当晚九点,随着一段片花的播出,期待已久的直播如约而至。片花通过富有乌兰察布特色的音响、生动形象的介绍,带着听众畅游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京郊草原 乌兰察布”。

节目中,费东斌围绕乌兰察布如何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如何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积极参与“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如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如何打造“北京后花园”、如何推进“旅游+”等内容与主持人进行了交流,通过短短一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与全国各地的听众共同分享了近年来乌兰察布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

节目中,在介绍到乌兰察布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时,费东斌说,乌兰察布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政策优势。京蒙对口帮扶在乌兰察布与北京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友谊之桥。双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教育医疗、脱贫攻坚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入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5年乌兰察布就被国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协作区,2016年《“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又明确提出,支持乌兰察布等周边毗邻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在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供应、生态建设、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能源资源保障、优质劳动力输送、生活必需品供应等8个方面打造协同发展区,实现协同共赢。依托这样的政策优势,我们出台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若干政策意见,着力把北京转型升级需要转移的、受容量限制无法进入的、处于创业孵化期的项目承接过来,把乌兰察布打造成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此外,费东斌还与主持人就当前比较热门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他表示,乌兰察布将深入实施“大数据引领”战略,主动参与“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建设,集聚一批世界级、国家级、行业级、区域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推动大数据在政用、商用、民用等各个领域遍地开花,力争到2020年数据中心服务器达到100万台、主营收入超百亿元,努力打造面向华北、服务京津冀的国家级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草原硅谷”。

作为“首都的后花园”,乌兰察布在立足于服务首都方面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规划。费东斌在节目中介绍,乌兰察布借助京蒙对口帮扶合作机制和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机遇,把“围绕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服务首都、得益于首都”作为发展定位,加快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杂粮杂豆、肉羊生猪肉鸡“四个农牧业优势产业”,壮大新能源、石墨新材料、氟化工、氯碱化工、铁合金、信息“六个工业支柱产业”,培育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体育健身、会展创意和金融信托“六个新兴服务业”,着力建设“五个大”,即建设服务保障首都能源、绿色农畜产品供给的大基地,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大平台,服务首都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避暑度假、养老养生的大花园,首都商品进入俄蒙欧的大通道,护卫首都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屏障;打造“四个区”,即打造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区、产业发展的拓展区、创业创新的孵化区。

针对目前还并没有把乌兰察布真正纳入非首都功能疏解规划范围,乌兰察布得到的支持十分有限这一情况。费东斌建议应将乌兰察布市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点地区,在产业转移、功能疏解、项目布局等方面与津冀地区同等待遇,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京蒙对口帮扶合作,支持乌兰察布加快发展,增强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尤其是保障首都的能力。

节目从晚上21时开始,22时结束。期间,费东斌与听众、网友互动,就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费东斌还向全国各地的听众发出了邀请,他说,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在这里我代表287万热情好客的乌兰察布人诚挚邀请全国的听众朋友来乌兰察布避暑养生、旅游度假、投资兴业。

据了解,《政务直通》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一档高端访谈节目,访谈对象主要是国务院各部委局办的主要负责人,全国各大省区市、省会、地市的主要领导。旨在营造城市领导者与百姓间沟通桥梁,和听众分享地方父母官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联动交换各地政务经验、疏导政务阻滞,展现城市发展成果背后的点滴故事。

节目前,费东斌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史敏以及“中国之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台汉语综合广播、交通文艺广播对本期节目进行了同步直播,全市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同时,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进行了连线报道。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