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牧民养牛劲头足二连浩特
三月草原,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中,牧民也开始了一年的生计。
3月5日下午,笔者来到呼格吉勒图雅嘎查乌日图家,男主人乌日图正和妻子在牛棚里忙活,抬饲料槽、添水、打扫牛棚,一头头体格健壮的肉牛悠闲地吃着饲料,不时传来的“哞哞”声让牛棚充满了生机。乌日图乐呵呵地说:“这些肥牛可是我的宝贝,我们全家的幸福日子全靠它们!”从最初养牛四五头、几十头,到现在的100头,乌日图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之前,乌日图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养羊为主。随着二连浩特市贯彻实施“草畜平衡”制度后,小畜数量锐减,乌日图仔细盘算当地的发展优势,加上市农牧局经常来嘎查宣传“减羊增牛”战略,让他觉得养牛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在了解到近几年牛肉市场行情好,养牛确实赚钱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乌日图开始养牛。
乌日图告诉记者,他在养牛初期资金比较欠缺,在二连浩特市政府的扶持下,新建了200平方米的牛棚和80平方米的库房,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挑选购买了优质品种的小牛,去河北购买了优质饲料,技术人员还不定期来给大家培训养牛技巧,在春秋两季为乌日图的肉牛注射免疫针。为了给牛肉打开销路,政府协调帮助养牛的牧户与市里的屠宰冷库建立了合作关系。三年来,牛肉价格和销路一直持续稳定,乌日图家平均每年肉牛的产出效益达到了15万元。“这么大的扶持力度,我也充满了干劲!希望能够带动周边牧户养牛,形成养殖规模,带领嘎查牧民一起走上致富路。”乌日图高兴地说。
“致富不能‘闷着富’,大家一起富了那才叫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嘎查书记,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才是我应尽的义务。”在苏吉嘎查书记额尔登巴特尔家的养牛场,他这样告诉记者。目前,苏吉嘎查仅有几户牧民在发展养牛业,大部分村民主要经济收入还是依靠养羊。额尔登巴特尔坦言:“嘎查书记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责任,在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路上,一刻也不容懈怠。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在资金和配套设备上扶持力度很大,养牛是条致富的好门路,今年我想帮助牧户们扩大一下养殖规模,争取让想发展养牛业的牧户都能养牛30头到50头。”额尔登巴特尔说着,扳着手指给笔者算了笔账:他现在养了85头牛,除去饲料、利息等成本,每头牛销售出去或者将牛肉做成牛肉干销售,人均年收入就能超过5万元。嘎查牧民开始增牛减羊,可实现全部脱贫。谈到额尔登巴特尔带领牧民一起养牛致富,牧民们赞不绝口,都琢磨着跟他学养牛,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跟着他一起发“牛”财。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