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变身“牛”老板赤峰
从贫困户到“牛”老板,林西县统部镇统部村50岁的王瑞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功逆袭“人生赢家”。引领王瑞民脱贫走上致富路的,是林西县北方活畜交易这个“大牛场”,更是统部镇精准脱贫产业扶持的结果。
林西县北方活畜交易市场位于统部镇政府所在地,该镇依托毗邻锡林郭勒大草原、周边均为半农半牧区的地源优势,在精准脱贫中大力发展养殖业特别是肉牛产业,使许多贫困户变成了“牛”老板。
在王瑞民的牛舍里,几十头健壮的肉牛在悠闲地吃草,阳光空场下,小牛犊撒欢雀跃。“我今年打算再扩大点养殖规模,肉牛增加到50头以上,棚圈面积达到300平方米。”站在牛舍旁,王瑞民说出了今年的打算。
几年前的王瑞民可是一个好几年也买不起一身新衣服的贫困户,因家就住在交易市场旁边,长期耳濡目染下,眼看着邻居们靠贩牛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再也坐不住了,就学着别人贷款在交易市场买牛带回家育肥,3个月后再到交易市场去卖,几番辛苦,王瑞民找到了适合自己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凭着公平诚信,王瑞民的事业越做越大,并且拥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效益也越来越好。现在的他,不仅在林西县城给自己买了楼房,还在锡盟给儿子也购置了房产。平日里,王瑞民每天上午去交易市场看牛,下午在家里喂喂牛、遛遛弯,小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做经纪人最好要有自己的客户,这样买卖都不发愁了,投入就有回报,风险相对小一些。”王瑞民这样评价这个行业。 “家里种着几亩地的玉米和草,这都是现成的粮食,用来养十几头牛足够了,一年就能收入10来万元,既轻快又赚钱。”正在交易市场卖牛的统部村村民边玉生也早已加入了“牛”老板的行列。
林西县北方活畜交易市场始建于1998年,占地110亩,市场设有办公室、装卸台、暂存圈、育肥牛羊圈舍、交易圈、草料库等基础设施,是集交易、中转、储运、餐饮、住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市场。市场辐射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山东等10多个省市,外来固定客户150多个,吸纳周边60多个乡镇(苏木)的400多名经纪人进场交易。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统部镇充分利用这一扶贫领地,引导、鼓励当地的贫困户大力发展肉牛产业,通过买、养、卖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邓小平不是说了嘛,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其他人一起富。我就是咱们统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我要带动其他贫困户,依托咱们北方活畜交易市场一起发家致富!”王瑞民自信地说。(记者 孟静航 张立文)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