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特旗:文化暖阳照亮幸福生活兴安盟

兴安日报 / / 2017-04-10 11:20

走进初春的扎赉特旗,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社区活动室内健身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在这里快乐地健身娱乐;农家书屋里书报种类繁多,农民闻着书香把钱赚……扎赉特旗的城乡百姓尽情地沉浸在丰富多彩、其乐融融的文化生活中。

近年来,该旗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文化阵地日益完善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来到离家不远的葛根敖包文化广场,与街坊邻居唠唠家常,或免费欣赏嘎查“能人”自编自演的快板、秧歌,这样的生活对胡尔勒镇沙巴尔吐嘎查牧民佟宝来说是相当惬意。自从镇里的文化广场建成后,佟宝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佟宝介绍说:“文化广场给我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特别是在夏天,男女老少吃完晚饭就来这里扭秧歌、跳健身操,可热闹了。”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发展的硬抓手,也是构建全方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点。该旗按照“着眼基层、大力普及、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的思路,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倾力打造文化阵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截至目前,扎旗90%的嘎查村都常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民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五花并放”,全民性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嘎查村级“草原书屋”覆盖率达到100%,目前,该旗已初步形成旗有文化馆、图书馆,苏木乡镇有文化站,嘎查村有文化活动室、草原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格局,文化活动场所覆盖率达90%左右。各类体育场地发展到256个、体育健身场馆16处。文化阵地建设不仅带动了一系列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也极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化大餐免费共享

“这里有很多对学习有帮助的课外书籍,而且借阅也很方便,还不用花钱。”就读于音德尔第三小学四年级的尹金宝同学告诉记者,他课余时间经常到音德尔镇光明社区图书室读书学习。

自2013年9月份开始,光明社区图书室实行全部免费开放,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零门槛”。如今,到图书馆借书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年借阅量达到近千人次。

近年来,该旗实施了由政府买单,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电影“2131”工程及“文化下乡”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13处室内放映大厅和51处室外放映广场,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一场电影”,推进文化流动服务。目前,初步实现了覆盖14个苏木乡镇场的基层文化信息共享服务无障碍运行。

文化活动滋养心灵

在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程中,该旗大力扶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性文化品牌。2016年,该旗以“群众创造、群众参与、群众享受”为宗旨,以“第八届绰尔河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筹划开展了系列“广场文艺演出”活动,集中展示具有扎旗特点的群众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

每年六月的神山,阳光明媚、风清日丽、鲜花盛开。为庆祝端午节,壮大旅游经济,扎旗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神山登山旅游节,将“文化性、体育性、参与性、群众性”融于一体,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和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每年都会吸引数万名游客参加登山节的各项活动,通过举办登山节,打造了神山登山节旅游品牌,开拓了扎旗旅游市场,扩大了在区内外的旅游影响力。

扎旗先后组建了巴彦乌兰苏木四胡表演队,巴达尔胡镇安代舞表演队,种畜场民歌表演队等。全旗有9家民间艺术团体,共计5000余人,遍布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场。组建业余秧歌队、各类体育活动队伍200余支。如今的扎赉特旗,每个嘎查村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每个苏木乡镇都有自己的文艺明星,红红火火的文化活动为百姓生活增添了幸福元素。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