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乌兰察布旅游市场不断升温乌兰察布

中国·乌兰察布 / / 2017-04-06 10:59

清明节假日期间,正逢春暖花开时节,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游客们出行热度十分高涨,据统计,我市共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3%;旅游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5%。市内各大景区秩序井然,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没有发生旅游投诉事件和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具体分析,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扫墓祭祖是主题,短途游成为主流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全家为单位的扫墓祭祖对家庭而言意义重大。清明前后不仅仅是扫墓,还有踏青春游、放风筝、荡秋千等习俗。现如今,清明旅游应该注重民俗文化的融入,将娱乐、踏青和祭祀结合起来做。同时很多一直忙于工作的人扫墓之后会选择顺势陪父母、带孩子在周边走走。今年的清明小长假为周日至周二的三天时间,清明节“拼假”的现象并不明显,近八成游客选择的是周边短途游,半数以上游客表示扫墓祭祖还要占去一天时间,很难安排长线游。通过旅行社了解,清明期间的1-2日游的路线预订量较平日有40%左右的涨幅。

二、重点景区游客人数明显增加

随着气候转暖,以及清明节的到来,各景区也推出了迎合游客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旅游人数明显增加。集宁国际皮革城各大商家推出了反季销售皮草的策略;集宁直营中心也降价返利销售商品吸引了大批游客;平地泉水世界是年轻人寻找刺激,体验快乐的首选地,每天接待人数不少于4000人。此外,随着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建设的更加完善,成为广大市民晨练、休闲、静心的理想场所。

三、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倍受青睐

清明节期间,结合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活动,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组织人员到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绥蒙革命纪念园、红格尔图战役馆等红色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不少中小学校也都组织学生到这里开展各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成为红色旅游主角。

清明节是祭祖的传统节日,众多市民纷纷驱车返乡,在祭祖扫墓的同时,在农村踏青赏花、摘草莓、挖野菜、放风筝、吃农家菜等,既体验乡村美景放松了身心,又享亲近自然、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特别是采摘游的高峰为乡村旅游增添了几分乡土气息。集宁周边的蒙欣采摘等农家乐,市民不仅可以亲自采摘大棚里新鲜的草莓,还能欣赏旖旎的田园风光、吃到绿色的农家饭。

四、高速免费推动自驾游持续走热

清明节期间,继续实施高速公路免费政策,短途旅游自驾出行必定是首选。我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适合于京津冀、呼包鄂、乌大张等周边地区来我市自驾旅游。集宁国际皮革城、平地泉水世界停车场停车一位难求,乡村小道间车辆川流不息。据不完全统计,受祭祖探亲因素的影响,呼包鄂地区自驾游客占45%以上,成为主流;京津冀地区的自驾游客约占35%,大同、张家口地区占15%,其他占5%。

五、安全保障落实到位

清明假期前夕,市旅游执法支队对全市范围内的旅行社、重点景区、饭店进行了旅游市场安全大检查,及时启动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服务保障,制定详细周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游览秩序和游客安全。同时采取24小时值班制,处理游客投诉及突发事件,有效地加强假日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使我市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安全稳定运行。(沈冬梅)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