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绿色通道”实施分类救治赤峰

赤峰日报 / / 2017-03-30 09:49

——敖汉旗“分级诊疗”开创健康扶贫新模式

“住这7天院最多的感受就是方便,不用总去交钱,也不用总是回家张罗钱了,太省心了,各种手续在一个地方就办完了。”说起这事,敖汉旗金厂沟梁镇段木梁村的张桂珍一脸笑容。

张桂珍今年70岁,2009年做了开颅手术,术后还要经常住院进行康复治疗,本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今年3月份,因为身体不适,张桂珍又住进了医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的心情轻松了许多。原来,医院对她这样的贫困户取消了住院押金,只需在出院时缴纳自付费用就可以了。张桂珍这次住院总共花了2195元,自付费用仅需524元。

自今年3月起,敖汉旗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旗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旗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在定点医疗机构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对接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费用就可以了。同时,为让贫困人口看病更方便,该旗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形成“首诊在基层,转诊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和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旗医院、旗中蒙医院成立10个旗级医疗服务团队,指导乡镇医疗服务团队实施诊疗和转诊服务。乡、村两级医疗服务团队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大病患者及时转入旗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旗内成立15个各学科医疗救治专家组,病情较重患者交由专家组诊治,重症及疑难杂症患者转入上级三级医院或聘请北京三级医院专家前来治疗。

“我今年56岁,患糖尿病10多年了,除正常吃药外,还用胰岛素控制治疗,大夫给我看看下一步该咋办?”玛尼罕乡北双庙村村民盛淑艳向下乡指导的旗医院糖尿病专家徐晓光询问道。“平时要少食多餐、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和监测血糖,初步诊断已经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建议去医院做系统检查和康复治疗。”徐晓光告诉盛淑艳。

为做到分类救治,敖汉旗乡村医疗服务团队对因病致贫群众系统筛选,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患者建档立卡,实施分类救治。以旗县区为单位为贫困人口建立包括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基本情况登记表、签约服务协议和诊疗方案在内的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为贫困群众制定诊疗方案,明确诊疗路径,控制治疗费用,减轻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对一次性治愈的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对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就近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慢性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

自实施分级诊疗和分类救治以来,敖汉旗已组织专家集中治疗1295人次,对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就近选择医疗机构治疗8439人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长期康复治疗的由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定期治疗和康复管理3937人次。驻站记者姚井东通讯员王振邦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