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种好跨境旅游合作“试验田”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市主动适应大众旅游时代的发展需要,从全域旅游高度谋划旅游业发展,完善以化石遗迹游、异域风情游、民族特色游、边关文化游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积极培育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旅游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自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二连浩特市对区域发展空间进行系统规划,实现设施、要素、功能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中蒙跨境旅游合作示范区不仅被自治区列为创建14个国家旅游品牌景区之一,还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该市计划总投资28.2亿元,建设现有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门景区、4A级旅游景区恐龙地质公园、展示国内首家驿站文化的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以及还在规划建设中的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区、二连浩特城市客厅。
依托陆路口岸地缘优势,二连浩特市积极推动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合作,联合蒙俄打造“茶叶之路”国际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茶叶之路”文化节、重走“茶叶之路”中俄蒙国际汽车自驾集结赛、第四届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合唱艺术节暨中蒙俄国际合唱大会、丝路·2016中蒙俄国际汽车房车集结赛暨二连浩特·国际汽车房车露营大会、中蒙俄“万里茶道”国际自驾友好万里行等品牌活动。同时,开行了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草原之星”专列,创新打造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伊尔库茨克国际旅游线路,并推出二连——北戴河——五台山、二连——北京——三亚、二连——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二连——塔尔寺等入境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蒙俄游客入境旅游。
据二连浩特市旅游局局长张英杰介绍,2016年,中蒙两国旅游部门签署旅游协定,协调蒙方明确跨境旅游证件、运输车辆、团队旅游等事宜,推动解决中蒙跨境旅游瓶颈制约问题。该市全面优化产品结构,切实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力度,开通至乌兰巴托公路旅客运输线路,口岸旅游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此外,二连浩特市出台旅游企业奖补暂行办法,加大对旅行社、旅游企业奖补力度,吸引外地旅游团组来旅游观光。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先后建成“城市商店”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站赤”跨境O2O电子商务平台、“塔穆嘎”跨境O2O电子商务平台,在重点景区建设购物广场、购物街区,改善购物供给,旅游商品供给体系更加完善。
为种好跨境旅游合作这块“试验田”,二连浩特整合资金渠道,加强对全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媒体、企业、中介“四位一体”宣传体系,支持国内旅游企业和蒙俄旅行社业务合作,推进本地旅游业骨干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和品牌化经营。打造北接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省等地和俄罗斯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等地,南连我国内地的跨境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跨境跨区域旅游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唐永学 王立华)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