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奋飞的“伉俪鸟”赤峰

赤峰日报 / / 2017-03-16 08:23

在阿鲁科尔沁草原,一对蒙古族青年夫妇的名字被广为传颂。丈夫名叫呼和满都呼,妻子名叫呼都特,自结为伉俪的那天起,夫妻俩就决心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在草原上出彩。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北京打工的初中毕业生呼和满都呼结识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呼都特。两个年轻人论理想、谈人生,踌躇满志的呼和满都呼将自己返乡建家庭牧场改变草原面貌的想法和盘托出,得到呼都特的积极响应。呼都特告诉他,自己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系,尽管一些大企业想高薪聘请她,可她更愿意回报家乡,同时也能帮他圆梦,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比翼齐飞、大显身手。于是,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

2012年,在嘎查牧民纷纷将土地往外流转的情况下,放眼长远的呼和满都呼跟妻子一合计,决定往里流转土地,扩大草场面积。4000亩土地流转过来后归拢一起连片使用,凸显了新一代草原牧民的超前意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

当年立项后,基础设施建设的场景让这片草原沸腾了,同时沸腾的还有两个年轻人改变家乡面貌的一腔热血。 

面对人工种草的巨额投入,面对父亲怕迈大步破产的担心,呼和满都呼没有动摇,而是迎难而上。在征得呼都特同意后,他变卖了牛羊,又东凑西借,一台自走式喷灌机终于出现在阿鲁科尔沁旗南部草原。由于远离高压线无法接电,夫妻俩作出决定:投资2万余元在草场安装一台发电机组。这下,草地水电难题迎刃而解。当年,他家数十头牛、数百只羊的饲草解决了不说,还靠出售优质牧草收入20余万元。好戏连台,第三年草地扩大了近千亩,喷灌设备进一步完善,三个喷灌圈就像三眼幸福泉,滋润着1240亩连片草地,年纯收入60余万元。

2013年,夫妻二人投入140万元,圆了兴办家庭牧场梦,牛羊饲养、人工草牧场规模迅速扩大。2016年又投入400万元,将4000亩土地流转过来扩大草场面积,饲料种植基地发展到外旗。牧场拥有大型喷灌设备11台,优质肉牛、肉羊1500头只。牧场管理用房数百平方米,育肥圈舍数千平方米。牧民群众心里清楚,阿旗被冠以“中国草都”称号,其中也凝结着呼和满都呼、呼都特的辛勤汗水。

面对红红火火的家庭牧场,面对后悔将土地撒手的牧民,小两口再次立志:变一花独放为满园春色,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2016年,他们除支付给牧民20余万元务工费外,还吸纳嘎查5户贫困户加入家庭牧场。当年,这些贫困户人均收入突破10万元。今年,他们又包扶了10户贫困户,立志用3年时间带领这些家庭全部脱贫。

今年2月23日,呼和满都呼家庭被授予首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呼和满都呼和妻子更加充满干劲,他们正描绘着更加宏伟的创业蓝图。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