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铁时代的赤峰旅游赤峰
随着2015年底赤峰连接京沈客专快速铁路建设的启动,标志着赤峰市开始进入“高铁时代”倒计时。而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为赤峰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赤峰市旅游业如何抢抓机遇,更好地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使高铁成为带动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新引擎,使旅游业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就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市旅游局局长闫辉,详细了解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市委、市政府为迎接高铁时代来临,正在实施的旨在促进赤峰市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系列工作举措。
闫辉表示,赤峰市拥有世界独特性、差异性的旅游资源,如阿斯哈图石林、玉龙沙湖、乌兰布统草原等,有“内蒙古缩影”的美誉。近年来,赤峰市旅游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2016年分别达1453万人次和228亿元。但与要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支柱产业的目标相比,以及与旅游发达地区的产业成熟度相比,赤峰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旅游业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较低,发展空间还很大。
闫辉告诉记者,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策部署,抢抓“高铁时代”和全民旅游快速兴起的良好机遇,市委、市政府于2月20日正式出台了《中共赤峰市委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并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对新形势下加快推进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作出深入、全面、科学的部署。
根据有关部署,赤峰市旅游发展将确定“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是2017年—2018年,为集中建设期,补旅游基础设施短板。每年市政府主导投入100亿元,通过多渠道融资和大企业大财团等社会资本强力参与,两年旅游业总投资达500亿元,实现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旅游公路全面畅通,特色小镇初具规模,具备迎接“高铁时代”和“全民旅游时代”到来的支撑条件,建成“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区”和“中国草原自驾游胜地”。
第二步是2019年—2020年,为完善提升期。力争再投资500亿元,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景区景点档次和文化内涵,核心景区建设全面完成,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成熟,服务体系相对健全,赤峰旅游的知名度全面提升。届时旅游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500万人次和380亿元,建成京津冀首选旅游目的地、国家特色文化旅游和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建成中国旅游强市。
第三步是品牌铸造期。主要是利用“十四五”五年时间,按国际化标准提升赤峰旅游的软硬件品质,对外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塑造赤峰旅游品牌形象,对内全面加强规范管理,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赤峰旅游服务体系,使旅游业成为赤峰的金字招牌。
在落实“三步走”旅游发展目标过程中,将集中精力推动王牌景区和核心景点建设,进一步做强阿斯哈图石林景区品牌,盘活克什克腾核心旅游资源;启动契丹辽文化系列景区建设,培育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提升壮大美林休闲运动度假景区,带动喀旗、宁城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做大玉龙沙湖景区。
在加大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划4年投入450亿元,基本建成四大旅游环线和干支相连的旅游公路网,彻底解决通景通道不畅问题。今年将全面启动攻坚方案,计划用两年时间,建设近60条、总里程1000公里的旅游专线;在机场建设上,启动并完成玉龙机场改扩建和林西支线机场建设,全面建成10个通用机场,构建便捷的航空网络;在铁路配套服务建设上,今年将开工总投资26亿元的赤峰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以实现旅游咨询、出租车、旅游大巴、自驾车租赁、旅游公交线路等一站式服务。
在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将建设旅游休闲街区20余个和A级旅游厕所500个,启动100个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27个自驾车营地建设。推动现有宾馆酒店更新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加快引进国际酒店品牌,培育发展度假酒店、精品客栈和乡村民宿等多样化业态。
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方面,将出台支持政策,引导演艺企业进驻旅游景区开展驻场演出,支持历史民俗风情、民族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旅游项目和产品,策划推出敖包祭祀、圣山祭祀、红山始祖祭祀和蒙古族婚礼、王府婚礼等游客参与项目。挖掘推出红色旅游项目等。
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方面,支持有机牛羊肉、杂粮杂豆、奶制品以及巴林石、红山玉、艺术挂毯、羊绒制品、中草药保健品等骨干企业的深度开发,筛选推出“赤峰有礼”10大类100种名特优旅游商品等。
在强化旅游业监管方面,市里决定成立旅游产业发展综合协调领导小组,将旅游局改设为旅游发展委员会,推动旅游工作职能由单一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和综合协调方向转变,从而全力推动和保障赤峰市旅游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把旅游业打造成赤峰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