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叫响知名蒙古族文化旅游品牌通辽
近年来,科左中旗结合100公里科尔沁文化旅游景观带精品线路,加强旅游业与史前文化、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旅游+”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力争建成通辽市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打造全国知名蒙古族文化旅游品牌。
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按照通辽市500公里文化旅游景观大道建设要求和“东北看草原、自驾游通辽”的工作目标,立足本地全域旅游实际,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编制《科左中旗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科左中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规划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突出特色和发挥优势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开发,形成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全域旅游产业。
强化基础、提升品质。加强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左中旗境内100公里轴线的集聚力和吸引力。采用多种投资合作模式,推进哈民遗址旅游区、乌斯吐森林公园、荷花湖、慧丰寺、丰库湿地等景区景点的建设开发工作。着力推广孝庄文、哈民遗址这张名片,协助做好孝庄园旅游景区5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创建4A级景区和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启动东蒙军政干部学校复建工程,确保珠日河自驾游营地项目年内建成投入运营。同时,大力推进景区景点连接线公路的建设进度,鼓励发展旅游线路大巴的贯通,形成“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旅游新格局。
拓展空间、提高效益。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原则,重点发展手工炒米、牛肉干、奶制品、版画、蒙古族服饰、蒙古族乐器等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产品档次,打造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具备条件的农牧民发展特色鲜明的农家乐、牧家乐,鼓励发展采摘园、手工艺品等行业,打造主题乡村牧区旅游精品线路。年内计划培育80家农牧家乐,每个乡镇苏木场平均2——3家,具备住宿功能的农牧家乐50家。
拓宽载体、突出特色。深入挖掘、保护民族历史文化,发挥蒙古族第一旗、蒙古四胡之乡、马头琴之乡、叙事民歌之乡、版画之乡等民族文化优势,开展小规模、多层次、短周期的精品活动,创新举办一年一度的“8·18”哲里木赛马节,举办第一届“达尔罕冰雪节”,打造具有科尔沁蒙古族文化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节目,吸引更多游客观光、休闲、度假。通过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拟建一座千人剧场,为各类演艺人员、团体演出、喜爱民族艺术的游客提供娱乐场所;拟建一座集健身、游乐、休闲于一体的现代风格的体育场馆,为游客及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