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万名干部下基层送温暖兴安盟

兴安日报 / / 2017-02-16 17:59

“一年来,大家很辛苦、很劳累,我代表县委、政府真诚地谢谢大家,城市的干净整洁来自你们的辛勤付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我县城市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日前,突泉县委书记屈振年带领的慰问组深入到环卫大队机械部,与环卫工人们一一握手,感谢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换来城市的干净卫生,为创建区级卫生城和文明城市作出的贡献,并叮嘱随行人员要多关心环卫工人的工作、生活情况,继续落实好“爱心早餐”政策。

按照中央、区、盟相关工作要求,春节前,突泉县精心组织开展走访慰问、专项救助、送温暖等活动,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与各相关部门组成10个调研慰问组,深入到乡镇、村屯,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留守儿童、五保户、低保户等社会群体进行走访慰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走基层、访群众、解难事、送真情”万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慰问活动。

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突泉县把春节期间各项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精心选派166名驻村干部奔赴贫困村屯,协助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与镇(乡)、村干部一起重点做好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深入村屯仔细排查,摸清困难群众基本情况,严格审核救助对象。引导困难群众,根据他们的意愿,推行“菜单”式扶贫,制订科学有效的帮扶计划、帮扶举措,并加大就业指导和帮扶力度,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尽快就业,实现独立生活。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节日慰问力度大、领域宽,不但把温暖真正送到了困难群众心坎上,还精准摸清了困难群众的需要,为他们开出脱贫致富的良方。

突泉县太平乡五保户王学江和水泉镇的建国前老党员张凤阳是多年的民政救助对象,今年再次迎来了县里慰问组的到来,以及每人1000元的慰问金。在突泉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用县里慰问组送过来的一万元节日慰问金备足了新年菜单:肉禽蛋奶准备充足,生活用品更换一新,还贴心地为他们买了新内衣和袜子。

突泉县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及全县万名干部走进困难群众家中,与他们围坐话家常,感知冷暖、了解困苦、化解忧难。

一个个红包、一袋袋米面、一句句问候,换来的是困难群体的声声感谢。感谢之余,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们眼里更是流露出对早日脱贫的向往。连日来,水泉镇龙泉村的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不但都得到了米面等节日慰问品,参与分红的贫困户们还依托突泉县创新探索贫困户为企业承贷分红机制,年底得到了黑猪养殖企业给每人的500元红利。

虽然开展节前慰问早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惯例,但是困难群众的冷暖却时刻铭记于心头,贯穿全年始终。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关怀,使得贫困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我现在在学校的生活很好,这些年一直有好心人帮助我们,有县老干部局唐局长,还有社会各界人士也多次帮助我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好好回报社会。”现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在校生董晓伟对记者说。在她4岁那年,一场车祸导致父亲头部受伤严重,家庭重负全部压在母亲一人肩上。然而灾祸无情人有情,在突泉县各界人士的关怀下,董晓伟不但顺利考入大学,下一步还准备攻读研究生。

突泉县不但把脱贫攻坚摆到突出的位置,更是贯穿在2017年节前慰问活动中。访困问需,访贫问计的做法也得到了盟帮扶单位的一致肯定。突泉县开展慰问活动,让数万困难群众得到了慰籍和关爱,同时还精准地找到了脱贫良方。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