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学”得深入 “做”得扎实赤峰

内蒙古新闻网 / / 2017-02-16 07:40

  【核心提示】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赤峰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学”得深入,“做”得扎实。学习教育提振了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凝聚了党心和民心,激励和推动10630个基层党组织、23.4万名党员,把对党的忠诚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加快赤峰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担当。

赤峰市以“两学一做”为主题,通过话剧、舞蹈等文艺形式,展现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传递正能量。顾俊峰 摄

  激活,让红色细胞焕发新生机

“村里建蔬菜市场,资金的事由我来张罗!” 在林西县大营子乡土庙子村党支部的微信群上,创业有成的流动党员胡凤山,流露出回报家乡的一片赤诚。今年56岁的胡凤山,辗转各地搞工程施工,不能正常地过党组织生活。土庙子村党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建立了学习教育微信群,把胡凤山等3名流动党员吸纳到群中。

建立“两学一做+朋友圈”的模式,是赤峰市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的一个缩影。为了让失联党员、“口袋”党员“回家”,全市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员统计稽查、调档核查、走访调查、电话询查等方式,彻底摸清了国有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党员、非公有制企业离职党员、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党员、高校毕业生党员、街道社区人户分离党员底数,努力使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有效管理,参加学习教育。

2016年,赤峰市在社区党建上实施了党建创新创优项目26个,建立了包括4个体系24项指标的目标管理体系;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还开展了党的组织“集中排查、集中组建”工作,建立园区党群综合活动中心28个。赤峰市推行“1+N”机制,抓实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经验做法,2016年12月14日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

统筹谋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级引领,这“一统三分”是赤峰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总体布局。市里还成立了16个督导组,对12个旗县区和127个市直机关和企业单位,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督导,提高了学习教育的效果。

敖汉旗供电公司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  张振远 摄

  引领,高扬起继续前进的风帆

2016年5月11日,赤峰市委书记毕力夫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市委办公厅第一党支部的集体学习,和支部成员一起听了《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的专题党课。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赤峰市几大班子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带头自学,带头参加集体学习,带头参加支部活动,带头深入基层督查指导,有效带动了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

为了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去年市里组织市、县、乡三级党委书记和市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共300多人,实地观摩了党建规范化、服务信息化、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等1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交流基层党建工作经验。同时,市里还利用党校这个阵地,先后培训了1300多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230多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代表。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5期,累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3.6万多人次、党务工作者1.9万多人、党建工作指导员8000多人,全市3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团,已巡回宣讲近84场,让3.4万多党员干部深受教育和启发。

学为先,做为主。为了让广大党员做有标尺、做有平台、做有方向,市里先后开展了“合格党员具体标准大家谈系列活动”“亮身份、做表率、有担当、有作为”活动,并把先进人物通过话剧、微电影等形式进行多样化的宣传。目前,全市所有农村牧区党员户全部“挂牌亮户”。

目前,全市农牧民党员已认领“志愿岗”5.3万个,引领贫困户发展生产项目9000多个;嘎查村干部带头发展特色产业3860多项、领办专业合作组织3500多个,包扶贫困户2.6万户;嘎查村党组织做出公开承诺1.1万多件,已完成9800多件,新上项目2770个。基层组织强筋壮骨后,其“火车头”的效应愈发显著。

赤峰市地税局稽查局党支部召开民主生活会 稽宣 摄

赤峰市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市2059个嘎查村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推进市、县、乡、村四级联网审批,解决了群众办事难和办事远的问题。图为林西县十二吐乡苏泗汰村农民在便民服务大厅办理审批手续。徐永升摄

  践行,在真学实做中淬炼本色

新年伊始,就有好消息传来:赤峰市巴林左旗红格尔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家合作社,晋升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以“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党小组+能人党员”“1+3”模式设置的红格尔合作社党支部,带动了全村产业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建设花、果、菜等温室大棚103座,并建成了1个农家乐旅游区,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26户社员每户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

红格尔合作社的崛起,是赤峰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固本强基、加快发展的结果。赤峰市在学习教育中把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在农村牧区实施了整顿提升涣散党组织工程。党建与发展的“双引擎”,为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提供了核心动力。

为激发嘎查村干部内生动力,市里开展了嘎查村干部教育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计划”,集中培训嘎查村党组织书记2800人次、“两委”干部13800人次、1530多名嘎查村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每个嘎查村按现职干部的2倍配备了后备干部,作为人才储备。选派了1916名机关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抽调3000名多干部下乡驻村联系帮扶。目前,全市已按照“1+3”党组织设置模式,设立了合作社党支部804个。

为了给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牧业产业化建设提供1个系统的支撑,赤峰市实施了“3661”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市的土地流转率、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均达到60%,形成“南菜北草、优粮优畜”的农牧业新布局。去年,全市土地总流转面积达到617.4万亩,合作组织总数达到1.6万家,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46%,一个在全区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梦想即将实现。(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徐永升)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