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城乡大病患者县本级医疗补助实现“四个突破”兴安盟
“这些钱真是救命钱,幸亏赶上了县里出台的这个政策,最困难的时候政府雪中送炭,给我补助了42.3046万元,我真是打心眼儿里感激啊!”今年51岁的张靖宇每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激的话总是说不完道不尽。
张靖宇是突泉县公安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患有慢性肝病多年,近两年先后在河北、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共花去医疗费120多万元,突泉县按照城乡大病患者县本级医疗补助,为他补助了42.3046万元。他也是突泉县实施城乡大病县级医疗补助的众多受益人之一。
为了切实解决城乡大病参保患者后顾之忧,确保大病医疗补助制度的实施及医疗补助资金的合理使用,突泉县创新新型医疗补助理念,颠覆传统医疗补助模式,2014年,率先在全区推行了“城乡居民大病县助”政策,建立了城乡大病患者医疗全覆盖大兜底人性化救助机制。自2014年6月政策实施以来,全县受益者已达301人次,累计救助资金达587万元。
采访中,突泉县医保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突泉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县政府能够在紧张的财政压力下,每年拿出400万元到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大病补助,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县委、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职责担当,也体现了县委、政府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
好的惠民举措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举措。突泉县在实施城乡大病患者县本级医疗补助过程中,实现了“四个突破”。
补助病种实现突破。以往参保人员报销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要求必须是在全盟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范围内,而大病补助政策在报销病种上除了诊疗项目规定的常见病种外,其他重大需要长期治疗,并且自费费用较高的疾病,也能给予补助。
补助额度实现突破。该政策重点补助大病患者,按照患者医疗费用分段设置补助比例。以自费费用5万元作为补助起付标准,5万元以上部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助,自费费用越高,补助比例越高,最低补助50%,最高可以补助90%。
补助人群范围实现突破。除参加本县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大病患者外,只要具有稳定收入、固定居住处所,连续缴纳城镇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5年,迁入突泉县的外地户籍人员也同等享受此项政策,并且以上人员是在享有正常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基础上继续享有此项政策。
补助资金实现突破。按照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补助水平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负担相适应的原则,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部门全额承担,无需个人筹资,减轻了个人缴费负担。资金统筹使用,不得划入个人账户,专门用于大病补助。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