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右旗搭建三平台助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赤峰
巴林右旗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从搭建引才平台、聚才平台、育才平台入手,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完善机制,搭建引才平台。组织制定了《关于巴林右旗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了《巴林右旗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政策》《巴林右旗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人才引进提供重要保障措施。2016年以来,通过公开考录方式考录高校毕业生48名,聘用“三支一扶”19人、社区民生志愿者70人,聘用电商人才 281人,为企事业单位储备人才10人,向社会公开招募公益性岗位人员427人,有效充实了各级人才队伍。
优化产业,搭建聚才平台。围绕右旗重点项目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巴林右旗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试行)》。2016年以来,与国家电投、晶奥光伏、北大荒集团、大白鲸世界、远古农业、凌海集团等24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已有16个项目签约落地,为右旗集聚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及高新技术领军人才作用,依托已建立的两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巴林右旗志愿者防沙治沙研究所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两个已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团队,目前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3名,与50名各高校专家教授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培养团队创新创业人才45人,有效促进了各领域人才向右旗集聚,大幅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拓宽渠道,搭建育才平台。采取以“请进来讲,走出去学”为主、网络教学及下基层送教等为辅的方式进行分类培养,2016年以来,选派各类人才到浙江、山东等地区观摩学习31次,参加学习450人次;依托旗委党校培训阵地,通过邀请上级部门专家教授讲学,本旗讲师团讲师、兼职教师及领导干部授课的方式,组织各类主体班次、专题班次35期,培训党政人才3600余人次、专业技术人才2200余人次、农村牧区实用人才2100余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60余人次;通过网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500人,公务员在线学习培训1100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采取精细化日常管理和考评的培训方式,保证了学习质量和效果,36名学员中有11人走上领导干部岗位,有2人下派到苏木镇担任工作队队长,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