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生态文明新家园锡林郭勒盟

/ / 2017-02-15 10:00

——五论贯彻落实盟委2017年第1次(扩大)会议精神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和最好的品牌。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即使经济收入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大打折扣。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对蓝天、青山、绿水的迫切需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盟上下的共识。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进行理念转变,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传统的“征服自然”的理念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变;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认识进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转变。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环境负债,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制度的约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证。要完善环境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为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提供制度保障。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努力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考验的是我们能否把握住其平衡点和着力点,做好“加减法”。通过做好经济增长的“加法”和耗能排放的“减法”,让良好生态为发展“加分”,而不能让环境污染为小康“减分”。在未来发展中,要坚持规划和保护并举,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既要提升科技含量,又要彰显生态特色;既要控制开发强度,又要提高利用水平;既要严守资源环境承载力红线,又要谋求以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环境质量改善,让“绿色”成为我盟发展的底色和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目标既定,关键在落实。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日之事,生态的保护,更不是一日之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这就要求全盟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和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以绿色发展撬动增长、引领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利共赢,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蓝图绘就,前景可期。我们要用新理念、新制度、新思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全面开创生态建设新局面,让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盟人民,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评论员 )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