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特旗发展全域旅游正发力兴安盟

/ / 2017-02-15 10:27

扎赉特旗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再度“挥笔”画下蓝图,以重点项目建设、景区景点开发、宣传促销、旅游扶贫、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为着力点,用创新的理念引领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准确定位,协调推进。扎旗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推介,围绕自治区提出的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要求,实施旅游强旗战略。由北京大学帮助编制《扎赉特旗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扎旗历史文化重点,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围绕扎旗旅游“看什么、品什么、学什么、留什么”进行深规划,注重生态建设和保护,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扎赉特旅游文化,推动可持续发展,从而打造联接阿海满、融入东北的旅游经济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夯实基础,打造精品。大力推进神山、杨树沟、绰勒生态、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等特色旅游景点景区建设,整合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目前,扎旗正在进行科学开发绰尔河沿线旅游带、金界壕古长城遗址旅游带和神山旅游景区、乾德牟尼庙遗址公园、绰勒水库生态旅游景区、杨树沟河谷森林草原景区、达克图山、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石牛山、杏花山等旅游景区。这些景区开发成之后,将会使扎旗旅游主动融入“阿尔山—柴河”和“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两组黄金旅游精品线。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扎旗国营呼格吉勒图种畜场至阿扎界84公里旅游公路的后期工程和喇嘛洞大桥正式通车。投资2274万元建成了杨树沟景区至扎兰屯边界16.3公里旅游公路。投资1000万元建成神山景区祭祀敖包长1000米、宽6米的水泥路和敖特尔——四家子(哈日哈达至神山石老爷峰西)长5.5公里水泥路。逐步推进英格山景区、达嘎图山景区、绰尔河农耕博物馆、绰勒湖生态旅游景区、西山森林公园等国家AA级景区的景区大门、水冲式厕所、卫生箱、各种标识牌、停车场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扎旗重点打造神山景区健身祭祀游、图牧吉保护区湿地观鸟游、杨树沟景区生态游与峡谷漂流、绰勒湖景区水域风光游4大旅游景区与品牌拳头产品;重点建设完成杨树沟景区汽车营地和图牧吉自然保护区汽车营地2大汽车营地;完成12个重点乡村旅游扶贫村建设;实现区域全域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度假村、乡村旅游经营体建设与服务升级,旅游产业服务水平全面升级;完成扎旗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到2020年,扎旗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与产业体系完善,旅游产业真正成为扎旗区域重要支柱产业。

挖掘资源,深度融合。该旗进一步挖掘整合草原文化资源、神山祭祀文化等,加快文化产业开发步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神山景区重点围绕神山和“月伦太后”,打造“圣母祭祀文化品牌”,并充分利用区域扶贫开发政策,在神山周边重点旅游景区建设“牧家乐”“渔家乐”和“农家乐”,使农牧民在享受扶贫开发成果的同时,还能借助旅游增加收入;在绰尔河沿岸,重点开发弘扬草原民族文化,打造“扎赉特部文化品牌”。围绕民间和大众文化,打造“扎赉特精品曲艺文化品牌”,努力打造“秧歌之乡”。在打造“扎赉特部文化品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整理科尔沁长调民歌,努力将扎旗打造成“科尔沁长调民歌之乡”……目前,该旗旅游文化已经形成以扎赉特民歌、鲜光朝鲜族民俗、扎赉特蒙古族婚嫁、扎赉特服饰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品牌,以木华黎传说和扎赉特历史为重点的历史文化品牌,以乾德牟尼庙、巴彦扎拉嘎莺歌庙、阿拉达尔吐达嘎图庙为重点的宗教文化品牌,以祭神山、祭敖包、民间那达慕为重点的民俗文化品牌,促进了该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2016年,全旗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90.1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实现旅游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19.2%。(白玉亮)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