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吐乡:贫困户“守家在地”有钱赚赤峰

赤峰日报 / / 2017-02-14 18:40

  林西县十二吐乡通过建设设施农业园区项目,吸纳贫困户就业,广泛借鉴先进现代农业理念,“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民富”,使设施农业成为带动农民就业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十二吐乡乌兰沟村七间房的蔬菜种植大棚,棚外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棚内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种植户房文峰告诉记者:“这里共栽种30000多株西红柿,一般露天栽种的西红柿亩产在6000到8000斤左右,而利用设施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亩产可达12000到15000斤左右,增产一倍。目前已开花的西红柿,到3月中旬即可采摘上市了。”

在大棚内,正在给西红柿剪枝的张树军高兴地对记者说:“往年收拾完秋,一家人就呆着了,四五个月有出项没进项,这么多年总也攒不下啥钱,现在可好了,政府在咱家门口建了大棚,我们娘儿俩平时在大棚里打工,工钱每天80元,现在已经干了30天,一共收入4800元了。”据了解,乌兰沟村已建27栋暖棚,每天用工量在3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十二吐乡实施设施农业园区以来,该项目以西山根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规划面积6000亩。项目分两期建设,2016年发展1000亩,2017年发展5000亩。2016年已建暖棚181栋、冷棚100栋,通过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让项目区贫困户既可以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该项目区完成后,预计可帮助贫困户135户300人实现脱贫,为全乡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农业增产、贫困户脱贫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