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春节“微拜年”走俏满洲里

满洲里日报 / / 2017-02-06 11:05

每年的春晚零点钟声敲响后,王林就开启了电话拜年的老模式。“亲戚们分布在不同的省市,每人唠十来分钟,一遍打下来,话费真是不少花。今年就不同了,只要一个微信视频,不管在哪儿,大家都能够同时见面,一起拜年。”

一直以来,拜年是春节的“保留节目”。随着科技发展,传统的拜年方式正不断经历着更新换代,从登门拜年、贺卡拜年到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传递新年祝福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鸡年春节里,“听”着“看”着的“微拜年”被广泛采用,成为新的拜年时尚。

其实,晒晒亲手做的年夜饭、秀秀围坐在一起的全家福早已刷屏了春节期间的朋友圈。写上几句拜年嗑,配上一张或几张美图贴到朋友圈,把祝福送给圈儿里的所有朋友。王林说:“好友都能看到我的祝福,这样省去了发短信的麻烦,也节省了不少费用。”今年,王林家成立了名为“we are伐木累”的家庭群组,上了岁数的亲人们也都纳入其中,天津的、北京的、内蒙古的亲人们分别成立了各自的拜年分会场,零点一到,大家一同打开视频,微信里好不热闹。“老人们也都走到了时尚的前端,相隔一千多公里的老哥俩儿也能见上面,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和王林稍有不同,婷婷的拜年方式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春节,真是“把自己玩儿坏了”。婷婷所说的“玩儿”,主要是玩一款可以加特效的手机软件。通过软件,可以给照片或视频加背景、装饰、文字、音乐等。加工好的作品可以发到朋友圈,也可以群发给好友。婷婷说,因为觉得群发并不能表达自己的祝福,所以每年过年都要尽量原创一些短信发给不同的朋友,“真是费钱又费脑”。用了软件后,婷婷可以把祝福的话放在视频里说出来,加上一些背景装饰,显得可爱又真挚。

记者从工信部官网发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中看到, 2016年,在4G移动电话用户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应用加快普及的带动下,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93.6亿G,同比增长123.7%,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84.2亿G,同比增长124.1%,在总流量中的比重达到90.0%。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则是移动电话通话、短信和彩信的大幅下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除了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主持人大齐还是微博的坚定拥护者。作为潮人的拜年选择,他以一组“火树银花”的照片为好友送祝福,并且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回复。大齐说:“各种新潮的微拜年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使鸡年春节别有一番风味。”□记者林妍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