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海关为在俄务工人员开辟回国绿色通道满洲里

满洲里日报 / / 2017-01-21 15:40

“我们终于回家啦!”张喜民在满洲里口岸一见到中国海关工作人员就兴奋地说。张喜民是河南籍农民工,连续三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从事种植工作,今年特意赶在中国农历春节前回国探亲。仅用二十秒钟就办完了海关通关手续的张喜民有点激动,“海关的办事效率真高,到口岸也就到家了!”尽管张喜民的河南老家距离内蒙古满洲里口岸还有好几千公里。离开口岸时,他向满洲里海关工作人员再次竖起了大拇指。

在加强进出境人员及货物监管的同时,满洲里海关开辟农民工归国绿色通道,就是要通过优质、高效、贴心的通关服务,为归国旅客营造这样一种在口岸推开门就回家的感觉。

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随着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劳动力严重不足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引进外国劳务成为其解决劳动力需求的最佳选择。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外出务工人员普遍掌握某种特定的职业技能,而且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优良品质,在俄罗斯各地广受欢迎。我国这些劳务人员主要来自河南、浙江、四川、山东、黑龙江等省市,劳务人员在俄罗斯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等远东地区,从事采伐木材、修路、建筑、种植农作物等体力劳动。

今年我国农历传统节日春节比往年来得早了些,公历1月份就过年,在俄务工人员从元旦开始就大量回国,满洲里口岸作为全国最大对俄陆路口岸也早早迎来了农民工第一波返乡潮。满洲里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元旦假日期间(12月31-1月2日),该关监管进出境人员3901人次,其中进境2945人次,出境956人次;进出境车辆514辆次,其中进境350辆次,出境164辆次。平均每天有1300余人和将近200辆车从满洲里口岸进出境,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

为迎接农民工“回家”,满洲里海关成立“擦亮服务窗口党员先锋队”,专门解决刚回国人员“不了解通关流程,不知道海关业务规范,不熟悉口岸地形”的“三不”问题,努力让务工回国人员尽快通关。对于进境旅客、车辆采取“即入即查,即查即办,风险布控,重点查验”的方式,尽量减少旅客在口岸停留时间。此外,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对于口岸常见物品制定内部暂用旅客行李物品自用合理数量范围表,统一执法口径,做到文明、高效执法。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