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通拉嘎一家的幸福生活锡林郭勒盟
伴随着白雪皑皑的冬日,我们“新春走基层”的记者来到苏尼特左旗,寻找最感动、最美的故事。
从柏油路到水泥路再到沙石路,我们从该旗满都拉图镇驱车270多公里来到查干敖包镇巴彦乌拉嘎查哈斯通拉嘎家。一进他家,正巧他的女儿萨日奈和姐姐在画画,姐妹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商量着作画过程……
香气十足的奶茶和自家制作的奶食一一摆放在了餐桌上。哈斯通拉嘎高兴的说;“近年来国家的多项惠牧政策促进牧民增收致富,目前我家放养着400多只羊、90多头牛和30匹马,在嘎查也属殷实人家。在政府的帮扶下,我们自己只掏了6万元就搬进了这座造价15万元100平方米的砖瓦房。牧民现在不仅全都有了合作医疗,去年还参加了牧区养老保险,尤其汽车下乡补贴等优惠政策,让我们也拥有了汽车。以往人烟稀少的草原公路,如今热闹了起来。”
50多英寸平板电视正在播放着文艺节目,临门放着哈斯通拉嘎最喜欢的银雕花马鞍。原来这个马鞍是父亲留给他的。他略带羞涩地说:“我们现在一年的收入能达到30多万元,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
“近两年,草原上几乎人人都有了手机,手机信号覆盖面越来越广,我们春节的祝福也能及时传达了。在这里,我们也向大家拜个早年。”哈斯通拉嘎说。
随着草原牧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互联网也开始进入牧人的生活,网络上视频拜年正在成为年轻牧民的时尚,牧人的春节生活处处充满着现代气息。
新年新气象。如今,在广袤的苏尼特草原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
开栏的话
为深入持续地推进新闻工作者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报组织记者分赴全盟十三个旗县市(区),走城乡、入社区、进企业、宿农家,将镜头对准群众,用镜头、笔端捕捉、记录来自基层的感人故事、鲜活人物、典型事件,多角度展现全盟各条战线的新成就、广袤草原的新面貌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新期盼。
本报今日起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连续推出记者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着力营造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氛围。敬请关注。(记者李会飞)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 游客与博物馆双向奔赴 读懂呼和浩特文化气质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锡盟“2•23”事故伤员救治和善后处置工作紧张有序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高考期间呼和浩特市区实行交通管制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锡盟纪委学习传达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太仆寺旗开展2017年春运前客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_锡林郭勒盟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自治区“草原学习轻骑兵”小分队来口岸开展宣讲活动_二连浩特_盟市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
- 一年新增“口袋公园”310处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1% 呼和浩特绘就绿色画卷筑牢生态屏障_呼和浩特新闻_内蒙古社区报内蒙古社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