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珠穆沁旗加快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锡林郭勒盟
近年来,东乌珠穆沁旗高度重视民生工作,通过实践探索、改革创新,在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精准施保、强化管控上形成符合地区实际的精准化管理机制,用心谋划民生福祉,多举措加快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建设。
该旗围绕解决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差距,采取“一拉一提”逐年拉平稳步提升的办法,推进了城乡低保统筹提高。一拉,统筹低保资金,按照宽牧区、细城镇的思路,逐年稳步拉平城乡保障标准,实现了制度、标准、程序、资金四统一的旗级管理机制。一提,以能够维持城乡居民全年基本生活保障和鼓励有劳动能力群众脱贫致富为原则,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升到730元,实现人均补差额达到420元。
探索“按户施保,补差式发放”制度,实施了“两减一加”工作法,规范了认定标准,提升了科学施保的精准度。两减,将家庭成员中有重病、重残等降低家庭收入的贫困家庭,按照城乡人均收入乘以0.5乘以家庭成员重病或重残人数给予扣减;将单亲家庭且子女上学等“支出型”贫困家庭,按照上年度城乡人均收入乘以0.2给予扣减,有效解决了只计收入不计支出、只看层级不看缺口的问题。一加,综合低保对象年龄段、残疾程度、重特大疾病、慢性疾病等因素细化为六个等级三十种测算法,并结合上一年度城乡人均收入,核定出家庭成员劳动力系数,增加到家庭收入中,经核算后的家庭人均收入对照低保线保障标准实行补差式发放,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低保资金科学、公平、精准的救助作用。目前,通过“两减一加”,对全旗低保对象进行了重新核查,取消550户1030人低保待遇,新纳入低保对象388户1406人。
同时,该旗利用“一档三管”推动城乡低保立体管控。一档,按照“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低保电子信息档案,形成旗、苏木镇、嘎查信息共享、档案共管、随时查阅的数据平台,实现了低保工作信息化、网络化、透明化管理。三管,以旗民政局为主体,按照定期核查和即时熔断的要求,负责低保对象的审批和统一管理;以苏木镇政府为中枢,按照常态化监管和即时反馈的要求,负责低保对象的受理、审核和评议;嘎查(社区)委员,按照日常管理和即时发现要求,负责对长期保障对象、相对稳定保障对象、明显不稳定保障对象,按一年、半年、季度进行入户核查,形成了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近5年来,进出低保户平均动态率达43%,实现了应保尽保、精准施保、城乡一体、动态管理的新模式。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