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跻身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乌兰察布

内蒙古新闻网 / / 2017-01-03 16:44
  【导语】岁末年初,乌兰察布传来捷报:该市2016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了84.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均高于经济增速, 成功跻身2016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乌兰察布市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持富民与发展并重、富民优先,扎实并创新民生建设工作,决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市委书记艾丽华在该市第四届第四次党代会上郑重承诺,“要深入推进共享发展,打造幸福乌兰察布”。

农村互助幸福院里的老人们   由此,财政在民生工程投入上更加到位,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民生工程成绩斐然。该市贫困之口占全区近五分之一,然而,该市以愚公移山之志,取得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全市3.08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丰镇市摘掉区贫县帽子。一年来,该市深入实施“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十大扶贫工程”,13.7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9.1万贫困人口得到免费体检,2.6万名干部包扶贫困户。特别是结合该市偏远小区多且贫困人口集中的特点,该市统筹推进小村整合、土地流转和易地搬迁,撤并小村877个,开工建设安置点645个。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6.4亿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说起这一政策,刚入住察右后旗大六号镇移民新村的贫困户54岁的孙宽真是喜上眉梢:“我家原来离大六号镇有8里远,住的是两间危房,地也全是坡梁地,你看现在窗明几净,暖暖乎乎的;更想不到的是,我这个病人,还有了固定工作,去镇里引进的雏鹰集团养猪!”就像孙宽这样的不是少数,据统计,该市有80%以上的农牧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   无独有偶,在集宁区乌兰察布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内,回乡创业的莜面网创始人之一的贾东旭干劲十足。原来该市正在打造草原硅谷,特别是去年9月,中国首届创业创新博览会在此举行,各行业领域的名流齐聚乌兰察布,集智汇谋,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期间,与新华网合作共建的创客大学、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正式挂牌。市电子商务创业园、化德星火众创空间成功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自治区“星创天地”。全市建成就业园14个、创业孵化基地12个,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及环境,使这里成为创业者的首选之城。目前,该市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卫生院医生上门服务   最让人温暖的是,该市穷财政却不穷社会保障,仅此项1年支出4.7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平均增幅提高6.5%。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65%、55%,3万元以上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实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62%,在呼包两地实现异地参保与就医即时结算。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商都县三大顷乡陈家村农民曹起手捧打出来的“一卡通”清单,高兴地说:“手头紧,卡帮忙;随时取,心不慌。你们看,玉米生产性补贴428元、冬季取暖补贴600元、困难居民定期定量补贴1709元……共计13项8673元。政府给我们的各种补贴,都按时打到了‘一卡通’上,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不说,有什么补贴补贴多少,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率先实施校长、教师、课堂教学“三项改革”,自治区首届中小学课改博览会在该市召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12年免费教育等制度全面完善,提前1年完成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5个旗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验收。3所学校成为“自治区民办示范学校”。乡村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优秀工作案例。看病难、看病贵也得到了基本解决。被确定为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并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首批“名医工作室”挂牌成立,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启动,市中心医院晋升三甲医院。   此外,科技文体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实施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16项,建成“一园两院三站十三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载体,1家企业获主席质量奖、3家企业获市长质量奖,在全区率先实现“科普大篷车”全覆盖。“平安乌兰察布”建设成效显著,食药监管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双拥共建和国防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