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以供给侧改革促进口岸贸易总量和质量提升二连浩特
今年以来,蒙古国经济持续低迷、货币严重贬值、公民购买力明显下降。面对不利的外贸发展形势,二连浩特市着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际贸易物流业提档升级,促进口岸贸易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截至10月底,二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1174.8万吨,同比增长2.1%;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情况下,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128.7亿元,同比下降15.2%,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3个百分点。
稳定传统大宗货物进口规模。及时出台《支持边贸企业能力建设措施》,严格兑现外贸企业奖励扶持政策,推动实行动态化海关估价制度,努力协调呼铁局降低铁路运费,调动外贸企业进出口积极性。推动铁矿砂、木材、原油、纸浆、有色金属等商品进口量实现稳定增长。截至10月底,进口铁矿石首度实现单月同比增长,进口木材、原油、铜矿砂和纸浆分别增长23%、47%、17.3%和7.4%,这五类商品进口量575.1万吨,占同期进口货运总量的63.4%。
培育新的进出口货物增长点。紧盯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和经济运行调度会,及时帮助企业研判市场形势、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引导企业增加过货品种,扩大过货规模。继续执行《扶持口岸进口羊绒行业税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有效促进绒毛、粮油等商品进口。截至10月底,累计进口蒙古国羊毛、羊绒、马皮、马肉、蓝湿牛皮等畜产品2.95万吨,同比增长33.3%,首次进口蒙古国28.2吨熟肉制品和125.2吨牧草。同时,积极申报整车进口指定口岸,请示已上报海关总署待批。在出口方面,扩大对俄果蔬出口,黄瓜、番茄、辣椒等高货值的“细菜”出口量同比平均增长超过90%,苹果、柚子等新鲜水果出口总量同比增长230%。
延伸贸易触角到欧洲市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认真落实《中欧班列建设规划(2016-2020年)》精神,加强与蒙俄及环渤海港口的陆港联运物流合作,依托郑欧等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做大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规模,打造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将对外贸易的触角延伸到欧洲市场。目前,经二连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已突破140列、载货量突破7万吨、货值突破6亿美元,蒙连欧班列首发仪式在二连浩特市启动。同时,开通了韩国-中国-蒙古国、日本-中国-蒙古国和北美-中国-蒙古国3条经二连口岸过境的国际海铁联运线路。
推动口岸通关与贸易便利化。积极推动“三互”大通关改革,加大智能化查验设施设备投入,在全区率先启用“智慧口岸”快速核放系统,实现关检“三个一”合作和全程100%无纸化报关报检,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设立果蔬出口绿色通道,通关手续缩减50%、通关时间压减40%以上。同时,加强与蒙方扎门乌德口岸通关合作,实行联合查验、联合监管、结果互认,推动中蒙《载货清单》实现无纸化传输,促进中蒙口岸通关双向提速。
鼓励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行动机遇,加快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建设,开通跨境电商货物快速通道,设立跨境电商货物海关监管场所,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好基础。目前,禹力“城市商店”“站赤”“塔穆嘎”“Taniishop”四大跨境O2O电商平台上线平稳运营,累计实现跨境交易货物超过500吨、交易总额突破800万元,其中禹力公司打造的“城市商店”已成为蒙古国内最大购物网站。 (通讯员:赵家楠)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