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宁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纪检组 立足主业主责 强化纪律审查乌兰察布
集宁区教育科技体育局纪检组着力聚焦主责主业,坚持严查快结,不断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今年1——11月,共处置反映问题线索57件,受理乌兰察布市民心网投诉(咨询)案件32件,初步核实22件,立案10件。
加强教育引导,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针对教育系统过去违纪违法行为易发多发的情况,把教育预防作为派驻纪检工作的重点,做到调研在先、教育在先、预防在先。今年以来,先后制定下发了《集宁区教科体局治理教育“三乱”工作方案》等7个文件,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组织各中小学认真查摆问题,归纳总结教育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逐层进行交心谈话、提醒谈话、警示谈话和诫勉谈话,有效纠正了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
深入落实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针对教育系统实际,开展经常性的明察暗访,将触觉链条延伸到基层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四风”明察暗访延伸到每一个支部,发现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通报一批、曝光一批、问责一批,有效遏制了违反 “八项规定”的行为,全区教育系统“四风”问题明显好转,干部职工精神状态明显提升。春、秋两季开学期间,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70余次,及时纠正了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针对个别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解剖,约谈了学校主要负责人,落实整改措施。
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教育工作健康运行。重点瞄准各级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瞄准“三重一大”事项,紧盯突出问题;瞄准顶风违纪问题,查办典型案件;瞄准社会热点问题,维护群众利益。针对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问题屡禁不止、纠而复发的行业歪风,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并督促相关学校落实整改措施,防止反弹,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截至目前,共开展治理“教育三乱”检查53次,对2名校长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对3名教师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对9名教师给予行政警告处分、对4名校级领导和9名教师给予通报批评、对4名校级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清退2名临时代课教师,清退违规收费15847元。
加强信访调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充分利用举报电话、举报邮箱、“民心网”“行风热线”等方式获取信访信息。对信访来源、信访人、反映问题、收件日期、转交日期等内容进行及时登记。同时,根据信访举报线索来源、举报对象、问题的性质等进行排查。对一般信访举报线索由监察室开展排查;对区纪委和领导交办、疑难信访举报线索由纪检组长亲自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项分析、集体排查、集体研究,确定处置方式。此外,根据办理要求、轻重缓急、办结时限等进行分类标注,每月末对未按期办结的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及时督办,随时掌握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共受理乌兰察布市民心网投诉(咨询)32件、信访案件34件、电话举报案件23件。
注重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水平。通过观看《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纪检组长授课、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切实增强派驻纪检干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年以来,先后参加区纪委专题培训10次、自治区纪委派驻机构业务知识第八期培训、乌兰察布市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等。提高办公办案装备水平,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相关办案设备,为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通讯员刘叙然)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