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边贸人金玉兰:忆友好往来 赞“一带一路”二连浩特
库苏古尔省清澈见底的库苏古尔湖,肯特省温都尔汗市最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蒙俄边界恰克图郁郁葱葱的大森林……已经年过古稀的金玉兰老人手拿蒙古国的地图,给记者指着她曾去过的地方,讲述着蒙古国的风土人情,指间掠过的每一处,都让老人陷入一片美好的回忆中……
1982年,由于丈夫从东乌旗调来二连武装部工作,金玉兰就跟随他一同迁来。来到我市后,金玉兰成为建材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打杂、出纳、考察生意等等几乎什么活儿都干过,“公司里最能吃苦、最能干的女人”成为了她的标签。回忆初到蒙古国时的情景,金玉兰告诉记者:“那时候,去蒙古国只需要办张护照就可以,不需要办理签证,拿到护照需要10来天。我们一行人坐上国际列车去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到站后发现站前只停着十几辆汽车,路上车也寥寥无几。合作伙伴想请我们在最大的饭店吃顿饭,还要提前几天预订,这样饭店才给做。当时蒙古国物资极度缺乏,但是矿藏丰富,东西非常便宜,甚至用一块糖就可以换来一顶獭皮帽子。”
在蒙古国奋斗十年后,我市也进入全面开放时期,金玉兰被任命为建材公司的总经理,开始带领职工们频繁地与蒙古国客商进行生意往来。金玉兰说:“最初与蒙古国人做生意,咱们没有本钱,完全是良心买卖,而且生意方式多数是以物易物。他们把铜、铁、铝、羊皮、牛皮等货物拉到二连,等十几天后这批货物被国内各地客商买走后,咱们再给蒙古国人付钱或用等价的米、面、糖之类的货物抵钱。蒙古国人心眼儿特别实,他们把拉来的货物过秤,咱们说多少吨就是多少吨,他们从来不讨价还价。不过咱也讲究诚信,所以从没坑骗过他们,没赚过一分黑心钱。”
说到中蒙之间的友好往来,金玉兰清楚地记得,那是1994年8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来二连视察,他带来了党中央对二连浩特各族干部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关怀。在视察期间,作出了“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的重要指示。金玉兰说:“胡锦涛同志的指示,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二连浩特的知名度更加提升,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到我市‘淘金’。也有越来越多人去往蒙古国寻求商机。起初,这些商人在蒙古国并不受欢迎,认为中国的商人抢占了他们的地盘,所以给中国商人制造麻烦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中国商人用真诚和努力打动了蒙古国人,中国的商品也逐渐充斥蒙古国的大街小巷,丰富了市场,填补了商品空缺,中国商人还教会了蒙古国农民种植油菜籽,日益满足着他们对于时尚、美以及生活的追求,很多蒙古国人和中国商人在合作中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这样,他们也渐渐明白,中国是蒙古国的友好邻邦,中国商人涌入蒙古国是可以拉动经济向前发展的。而随着我国的强大,与蒙古国在经贸和人文领域都实现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双方商人更加友好了。”在建材公司十几年间,金玉兰带领16名职工,为国家创造税收200多万元,多次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退休后的日子,金玉兰非常怀念在蒙古国工作的情景,她和老伴儿每年都出去游玩,他们的脚步已遍布大半个蒙古国。金玉兰说:“我非常欣赏蒙古国人的一点就是他们热爱大自然和动物,他们的每个城市都非常整洁,在草原上野餐过后,地上也不会出现一块垃圾,而且动物见了人都不会躲开,就是因为他们十分爱护动物。我和老伴儿当背包客,游历着祖国以及蒙古国的山川美景,感受着两国的深刻变化,内心充满幸福感,深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如此宏伟,我们二连浩特作为重要节点城市,连接着中蒙俄,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与蒙俄两国共享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发展的成果,我为看到并感受到这些而感到无比自豪,相信我们的二连浩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将大有作为!”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