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坚持向北开放打造社会事业领域合作重要窗口二连浩特
二连浩特市在扩大向北开放中,充分利用与蒙古国民俗相近、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积极深化与蒙国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中蒙两国社会事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打造教育交流的窗口。扩大对蒙招生规模,逐步增加蒙古国学生在口岸就学助学资金,吸引更多蒙古国学生前来就读。先后与蒙古国家儿童事业部、乌兰巴托罕乌拉区政府签署了教育事业友好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实习培训,联合举办夏令营活动。与蒙古国国立大学等高校建立“2+2”联合办学机制,选优秀学生赴蒙俄学习150名,二连浩特国际学院建校以来已累计招收蒙古国留学生300余人。减免蒙古国中小学生50%学杂费,并给予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费等政策优惠,已累计招收蒙古国中小学生3500多人,目前仍有598名蒙古国幼儿园及中小学生在我市就读。
二是打造文化交流的窗口。积极与蒙古国乌兰巴托、赛音山达等城市互办“文化日(周)”,共同组织创作文艺作品,举办“茶叶之路”文化节、中蒙俄青少年国际夏令营活动、中蒙拳击赛、蒙古族服饰展示展销等文体活动,联合举办文艺演出,极大地促进了中蒙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实施中蒙足球精品工程,援助蒙古国扎门乌德市建设中蒙青少年足球交流基地,改善足球场馆设施条件,连续5次举办中蒙足球赛事。创办了《二连浩特报》斯拉夫蒙文版,提升了二连浩特在蒙古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积极谋划建设中蒙文体交流中心、中蒙教育交流中心,努力改善中蒙地区间文化交流环境。
三是打造医疗卫生交流的窗口。二连浩特先后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扎门乌德市医院等5所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在蒙医药研究、传染病预防、互派医疗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给予蒙古国患者看病就医“市民”待遇,在市医院设立了蒙古国患者接诊处,对前来就医的蒙古国患者实行减免20%医疗费政策,并免费开展体检。市医院年均接诊蒙古国患者5000多人次,许多治愈的蒙古国患者都对二连浩特、对中国充满了感激之情。(通讯员:其布日)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