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二连浩特

内蒙古新闻网 / / 2016-09-30 15:16

二连浩特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党委及盟委关于民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四大工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口岸各族群众,推动口岸民生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制定了《二连浩特市城乡低收入人群帮扶脱困实施方案》,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脱贫工作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就业创业帮扶,对因病致贫的实施医疗救助帮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帮扶,对贫困户子女实施助学补贴帮扶,并对每户低收入家庭进行精准摸底、精准分类,找准“穷根”,量身定做帮扶方案,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真正改善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1—8月份累计帮扶57户,脱困31户,其中就业扶贫18户、社保兜底13户。

二是大力实施增收富民工程。把就业创业作为城乡居民增收的主渠道,健全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大力开发就业岗位,1—8月份新增就业747人,失业再就业15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继续保持区盟较低水平。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至1957元/月,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达到735元/月,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2万元和31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至640元,将“三无”人员、五保对象分散集中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1600元/月、2000元/月,主要民生指标保持区盟前列。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行政事业单位调资政策,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购房补贴、涉农涉牧政策资金等,持续优化市场经营环境,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8月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60元,同比增长8%。

三是大力实施服务惠民工程。以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全力推进服务惠民工程。列入全区重点的蒙古族中学、内师大国际学院新校区两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蒙古族中学已投入使用,内师大国际学院新校区将于10月份完工。二连浩特国际技术应用学院正在推动组建,蓝天幼儿园投入使用,口岸教育教学条件有效改善。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教师业务培训和师德师风整顿,给予16名中小学教师同工同酬待遇,教师队伍进一步稳定,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西药和中药制剂价格平均下降15%,实现与呼和浩特、锡林郭勒等12个盟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定出台《市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引进硕士医生4名,给予7名临床医学人员同工同酬待遇,医疗救治水平得到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筹资2.5亿元实施了城市街道、地下管网、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并积极开展机关单位包联街路、包联小区等活动,将全市183个居民小区分配机关事业单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四是大力实施惠农惠牧工程。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作为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重要举措,确保城乡居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累计投资2亿元,完成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通村公路建设、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活动场所建设等工程,建立完善服务“三农三牧”长效机制,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累计培育盟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26家、“农家乐”“牧家乐”近40家,农牧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提升草原生态功能,优化草原生产功能,挖掘草原文化传承功能,开发草原旅游观光功能,努力推动农牧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改善。(通讯员:尉立廷马东生)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