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花园社区“1234”模式打好“服务牌”动态

通辽日报 / / 2016-03-04 09:19

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河畔花园社区通过推行“1234”服务模式,切实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将社区服务工作做细、做好、做实、做优。

创新一项服务机制,实现便民。为向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社区通过民情连心卡解民生、民情日志载民意、民情QQ群纳民言、民情热线听民声、民情档案记民情、民情例会议民事、民情服务站聚民心“七民工作法”来实现社区与居民零距离互动,切实做到民有所需提前知,民有所急及时帮,民有所言虚心听,实现了与居民远距离沟通和零距离服务。“七民工作法”已成为该社区服务居民的品牌,去年,共为居民办理服务事项3100余件,记录社情民意300余条。

搭建两个平台,实现安民。搭建社区二级视频联网指挥中心服务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对接,及时解决居民政务服务方面涉及的相关事宜,最终达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的。搭建家庭服务业信息平台,与旗电子商务公司共同搭建了家庭服务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设置6个模块,可为居民提供养老、家政、水电及社区业务在线查询办理等多项网上预约服务,居民只需登陆网站或拨打服务热线,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网上“淘服务”。

突出三项服务,实现利民。开设虚拟养老院服务,以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分为医疗保健、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助等六大类服务项目,老人有需求时只需拨打社区的服务热线,社区工作人员就会按其所需提供服务。加强社区文化服务,设置棋牌室、舞蹈室,组建舞蹈队、腰鼓队等6支文体队伍,成立正能量工作室、艺术创作室、读书长廊等文化活动场所,开设了党员之家、道德讲堂、老年大学,极大地丰富了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突出双语服务,针对社区居民中有1/3人口为蒙古族的实际,在服务大厅内增设了“双语服务”窗口,并配备两名大专以上学历的蒙古族工作人员。

通过四种方式,实现联民。选举小区楼栋长,通过居民推选,每栋楼选举一人担任楼栋长,充分发挥楼栋长巡逻员、调解员、信息员、宣讲员、联络员“五员”的作用。目前,社区共有楼栋长70人。设立老年团委会,成立了由10名热心居民组成的老年团委会,自愿管理活动中心各项工作。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社区的4个居民小区中,现有3个小区已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定期召开民情例会,社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参加的民情例会。(特约记者纪卫香)

1.内蒙古社区报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内蒙古社区报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内蒙古社区报",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内蒙古社区报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内蒙古社区报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